主站。还没想好用来做什么。

2016.5.6 射雕同人《倚杖听江》 by 步尘 本宣——重发千字长评以贺

一再回顾自己喜欢的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,一再回顾给自己喜欢的文写的评论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自从高中开始在网上看文多年以来,四处混迹,大浪淘沙,到了这几年,一方面三次元的事越来越多,另一方面先前追随的作者多有封笔,新出来的作者良莠不齐,因此原创也好同人也好,总是倾向于看完结文,看完拉倒。评论基本不写,遑论长评。如今能让我静下心来一更一更追的作者,仔细一想,好像只剩下了一位。

这一位作者,只写同人,从来不写什么热CP,从来是只能闻见肉香的拉灯派,从来一年半载也更不了几章,在群里倒是经常出现,但往往说不了几句就得去忙工作。

但是,也是同样一位作者,原著人物把握得精准到位,遣词造句既有原著风采,更体现了不凡的语言功底,行文节奏张弛有度,情节铺陈布局之余,各种各样丰富而可爱的小细节像是一颗颗沧海遗珠点缀在书页上,令人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,一边猛拍大腿连连感叹“怎么能这么萌!”

不幸中的万幸,这样一位作者,居然产出了一篇完结的同人,而且原著我从小就读过了十几二十遍。我是喜欢盖棺论定的读者,在读完这篇同人,并且一读再读之后,鸡血上头,激动不已,码了一篇千字长评出来。这篇长评2013年11月首发于HJJ 36大院,后来大院关闭,常年不开,我在2015年3月作小幅修改后重发于LJJ原文末章下的评论内。现在又是一年多过去,重新审视自己的长评,再忆起当年看文的快意,想想真是时光飞逝。评论已经旧了,总有新的东西可添,《倚杖》却一直是新的,岛主也好,道长也好,至今还在我心头闪闪发光。

这么喜欢的一篇同人,完结数年后终于开了本宣,实在是值得纪念。就算没有美丽的装帧,热情的宣传,严谨的主催和校对,我也会买回来好好收藏的,何况是这么一个所有的小伙伴都用心制作的本子。感谢步步,感谢各位,大家辛苦了!


微博本宣:请走这里

淘宝预售:请走这里

作者Lofter:请走这里


--------我是LJJ 评论原文分割线---------

《相见恨晚评倚杖》

       这篇长评曾经在2013年11月发于文库,我至今还记得我是512楼。随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多少好文就此埋没,多少作者读者江湖不见,我的精神世界可谓荒芜了一个角落。好在当初我看到了作者姑娘发布的群号,及时找到了组织,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躁打滚卖萌抱大腿求更新的新生活【并不】。 
  上周末我在XQ围观了一个掐杨过三观不正而且刷新神速的贴子,见识了不少不看原著就上来掐的粉黑,燃起了对《射雕》《神雕》以及《倚杖》的思念。这周把《倚杖》重新复习了一遍。之所以想要再发一次长评,是因为偶然发现有几个网站发布《倚杖》资源时将我这篇长评的前五段引用为读者评论。虽然不应鼓励,但自己的评论得以与喜爱的原文一同出现在陌生网站上,作为读者来说与有荣焉。老实说,前五段不过是个引子,真正的干货都在后面,这好比我拿起麦克风刚开了开关咳嗽两声,麦就被掐了,是可忍孰不可忍。于是我决定自力更生,厚着脸皮卖一下原厂安利。这几天把自己的存稿翻了出来,尽力修改了一下,增加了一些重读之后的感想,重新贴了出来。 
  其实还想写一篇关于林朝英角色塑造的评论,不知有心力否,先欠着。 

  

----- 我是HJJ 36大院分隔线 -----

《相见恨晚评倚杖》

      声明:这里是个话唠 + 从小看金庸入武侠门的脑残粉。所有评论都基于第二版orz,第三版救命我不认识它…… 


  我一直觉得金庸的原著向同人是很难写的。其一是因为他老人家善始善终,主要角色的人生经历和情节展开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,实在是少了很多留白的空间可供YY;其二是文笔精彩纷呈,语言精到,感情真挚,文字俗则各地骂人的方言都写得活灵活现,雅则诗词曲赋、正史轶闻、名人胜景一一信手拈来,妥切自然,令人眼界大开,更为情节增添气氛和回味,没有一定积淀模仿不出这个风格;其三么,BG戏份太浓又太过深入人(我)心,读者先入为主的情况下,要写出一段不存在的感情是很难令人信服的。写金庸同人固然都是拉郎,但怎么拆分重组原文情节,怎么重新设置人物关系,又怎么把一段拉郎的感情写得入情入理,实在是大费周章的事。相比之下,空自造一个人物出来跟某个角色配在一起,这架构就省心好写得多了。大概就是因为这些缘故,之前在小粉红看到求文帖里带CP名推荐《倚杖听江》没有十次也有八次,我都没太在意。 
  然而当我真正看到这篇文时,我的心情只能用四个字形容: 
  相、见、恨、晚。 
  然后我一口气看了两遍,还是觉得不过瘾,不写一篇评出来表示我对作者姑娘的感谢我就无法释怀。因为各种悲伤的原因(主要是懒)所以很少写东西,下笔滞涩,请将就着看看吧。 
  评《倚杖》,就不能不评《倚杖》的灵魂、作者的挚爱——黄药师。 
黄药师,东海桃花岛主,五绝之一,人称东邪。金庸写他“形相清癯,丰姿隽爽,萧疏轩举,湛然若神。” 
  这几句话非常抽象,非常牛,非常苏。却也抽象得高山仰止,牛得当仁不让,苏得合情合理。 
  具体而言,黄岛主聪明绝顶,文才武学、琴棋书画、算数韬略、奇门五行、医卜星相,以及农田水利、经济兵略,无一不晓,无一不精,同时离经叛道、愤世嫉俗、乖僻邪谬、落拓放诞。是以向来独来独往,清高自许,不与世俗同流。 
      他据说早年纵横湖海,寻常舟子都知道东海桃花岛上有个大魔头,避之不及。其人亦正亦邪,既钦佩北丐为人,与之相交莫逆,又与西毒臭味相投,许以秦晋之好。他离经叛道而恪守忠义大节,令欧阳锋在烟雨楼空自讨了没趣,愤世嫉俗而在柯镇恶面前自认不白之冤,连女儿伤心泪落也不改口,刁钻古怪以至于跟老顽童在桃花岛上一斗就是一十五年,更是一等一的乖僻邪谬,素来不见外人不说,靖蓉婚后他不喜热闹,居然连桃花岛多年基业都不要了,径自离岛落拓江湖,另寻清闲之地。在感情上,他与亡妻的婚姻暂且不提,和黄蓉平日相处似平辈论交,父爱深藏不露,然而在完颜洪烈坐舟上闻得黄蓉死讯,那一场长笑当哭,天愁地惨,足见其纵情率性、爱女至深。他当师父,就连叛出门下的弃徒也要为之出头护短,而无辜见逐的各弟子,被他打成残废却还深记恩师教诲,盼望能有朝一日重归师门,闻得恩师康健如昔,便喜形于色。可以推想,岛主身为一代宗师,不但有超凡的手段,更有超凡的人品,方能吸引门下弟子如此死心塌地地追随。 
  金庸大才,写出了这等至情至性、惊世绝伦的人物,令人不胜心向往之;而楼主大才,不但黄药师这个人物与原著一脉相承,更“神来一个CP”,写出了这等情深意重、天作之合的拉郎配,则实在让我惊艳万分,不知怎么膜拜为好了。 
  说是一脉相承,原是其来有自。全文开头,陈崇“见一人站在路边一棵大树上,夜中看不清面目,但见青衣飘飘,随着风动树梢而微微起伏”——眉目不清、青衣飘飘、轻功高绝,这岂非正是《射雕英雄传》中欧阳克摆下万蛇阵向梅超风逼取九阴真经时,黄岛主刚刚出场的模样!彼时岛主出头护短,一曲箫音催得万蛇共舞,又不露身份,不答梅超风的望空拜谢;此时岛主先是一口叫破义军军粮,令陈崇惊疑不定,后将所有在场金兵杀得一干二净,随即飘然而去,对余人不理不睬。同样是出场,这两件事都是掌控大局而又不多作纠缠,岛主的性情被干净利落地凸显出来。岛主之惊艳,此其一也。 
  接着岛主深夜邀出道长试演新招,岛主玉箫“上点臂弯曲池,下点肋侧凤尾,游刃方寸,陡显精妙绝伦”,正符合《神雕侠侣》中玉箫剑法的精义,而以箫作剑,变招时以箫音动人心神,短短几段武功描写,不但彰显岛主对音律的精通,更将岛主的风雅乃至精灵古怪的一面表现了出来。以武喻人,正是金庸最擅长的本事。岛主之惊艳,此其二也。 
  两人回到军中,道长方知岛主年来在泉州悉心经营,指南针保得航线顺遂,跗骨针治得海盗服帖,此时来见,为的是粮米倭刀不日北上。岛主这般用心,全是为了让道长接受来路干净的钱物,可见岛主待道长实是非同一般。来日,岛主又毫不犹豫地应下了督建终南山古墓的差事——《神雕》中活死人墓的来历已有所交待,而作者移花接木,假托是岛主揽下督造的活儿,还放言道“世上能有什么匠师比得我过,怎不早让人来桃花岛寻我?”只凭这一句话,整件事不但水到渠成,简直还非岛主莫办了!岛主之惊艳,此其三也。 
  岛主在道长帐中,取出从金国王公处花了不少功夫偷来的宋徽宗《大观论茶序》临摹,却又恼怒起来掷在地上,道长知他爱惜便替他收起这一段,则愈加令人唏嘘。《射雕》读者均知岛主为人胆大包天又眼界奇高,但凡看上了的珍品,明抢暗偷都要弄到手来,这一卷轴的由来便是最好注脚。联想到当年牛家村里,曲三从大内偷得道君皇帝的字画,赞其瘦金体的书法妙绝天下,为的正是日后投岛主之所好,以盼能被重行收归门下,不同时空两相对应,实是令人百感交集。岛主之惊艳,此其四也。 
      看文至此,我已心悦诚服,深吸一口气默默对自己说: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艾玛这篇文要是接下去不好看那就没天理啦! 
  当然,只有一个惊艳的人物是绝对撑不起一篇好看的同人的。作者在王重阳王道长身上花的心思,显然不亚于岛主,也许还比岛主为多。毕竟岛主出自金庸的杜撰,从《射雕》中的中年,到《神雕》中的老年,都是重要的配角,一言一行都有据可循。重阳真人则早在《射雕》整个故事铺开之前就已经仙逝,只出现在周伯通、洪七公、一灯、全真七子等人的追思,以及《神雕》对古墓和重阳宫的描写之中,形象不免显得飘渺难测。《倚杖》在塑造道长这个角色时,也像金庸一样,在严谨的考据基础上将人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,既扎根于史实,又自出机杼,写出一片天地。 
  《神雕》后期,郭靖在襄阳立稳根基,内有黄蓉出谋划策,外有吕文德倚为臂助,江湖子弟纷纷来投,满城军民敬仰爱戴,几十年来虽是客卿身份,实则手握一城之兵——郭靖守护了襄阳,襄阳何尝不成全了郭靖。相比之下,《倚杖》中的道长深入敌境,在风雨飘摇中拉扯起一支义军,两国情报、敌军动向、己方军队调遣、兵器粮草医药的消耗补给,没有一样不需要操心。道长转战四方,败多胜少,只求延续朝廷上下一丝战意,这样的境况又哪里比襄阳容易。细想来,岛主“无一不会,无一不精”的天才,在《倚杖》中表现得可谓全面,而道长形象的塑造实不弱于岛主。文武并举,富贵荣华反掌可得,却身负南宋枢相重托抗金除暴,日日为复国大业呕心沥血,“九死而不悔”,委实是位顶天立地、可钦可敬的人物。 “为国为民,侠之大者”是郭靖义守襄阳的写照,用来形容道长又有何不可? 
  父女天性,黄蓉的感情经历想必给了作者很多参考的内容。幼罹大祸的年轻岛主遇到道长,与少年无邪的黄蓉遇到郭靖相类。岛主和道长的相处模式,也确实与黄蓉和郭靖的相处模式类似,一人超然物外不问世事,一人身心都羁绊在红尘俗世之中。两人看似追求相异,却相互知心。然而在作者笔下,岛主和道长又显然比初恋中的靖蓉成熟得多。比起还在懵懂年纪就雏鸟一般认准了对方的靖蓉,岛主和道长在相遇时,两人都已经是江湖上成名的高手,真正相得的人寥寥无几。没有几年间对彼此人品武功心志的了解和认可,他们绝然不会互相心许。没有活死人墓断龙石这一契机,岛主怎么会认识到自己如此害怕道长离世,怎么会终于宛转倾吐了自己的心意?而道长又怎么会领会岛主为自己留下生路的苦心,怎么会感受到岛主几滴眼泪便能融化自己的铁石心肠? 
  终南山冬日竹舍中柔情缱绻,时日虽短,风光却是何等旖旎! 
  令人感动的是,在两情相悦最甜蜜的时光里,道长依然牵念着他的抗金大业,却从不曾借着情人的身份求岛主为他的事业出什么力;岛主则随遇而安,既然钟情于道长,那么只要道长陪伴在身边就感觉平安喜乐;既然是道长心中所忧所虑,则必然替他谋划妥当;既然事关道长生死,舍了性命也要保得道长平安。这两个人,彼此这么爱惜,又彼此这么敬重。 
  只可惜好景不长。虞相的病逝,令人痛彻心肺。梁柱离析、大厦将倾,道长身上的担子越发重了。岛主为保义军顺利脱险,前往邠州刺杀完颜宗叙一事始末,可谓高潮迭起,目不暇接。岛主前脚进了城门,后脚就被丐帮盯上,继而就被洪七约在城外庙中细谈。地头蛇的消息何其灵便,洪七将邠州的局势解说得一清二楚,顺便还涵盖了长白参帮、洪七幼时与人为奴、大理段氏等原著线索和辛弃疾在山东抗金起义等诸般轶闻。黄、洪二人潜入完颜府内和护卫交起手来,岛主乃入平生未有之险。之后两人败中求胜,终于得手,顺利混出府外,顺便还见到软猬甲、诓到《九阴真经》和西域白驼山的消息,又是与原著互相关联。在终南山,岛主毕竟是年少的一方,怀着对道长的一片敬爱之心,表现得比较软萌。到了邠州之后,岛主处事的机变,见闻的广博,对敌人的心狠手辣一一凸显出来,将他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而七公的卓绝武功、凛然正气、馋虫发作时的憨态、霍炎毒发时的同情,接应义军的仗义也是写得条缕分明,宛然便是年轻化的北丐,诙谐正义,见之可亲。 
  岛主和道长的再次相见,两人都是身负重伤,道长伤势尤重。而为道长断后的陈崇,已在弥留之际。至此方知作者姑娘设定这个角色的一层用意:他托付给岛主的儿子居然便是桃花岛大弟子陈玄风!诚如陈崇所想,乱世之中,儿子做个乡野农夫未必能够太平一生,但《射雕》里陈玄风偷经叛师、命丧大漠,而岛主自毁贤徒,一生为之郁郁,思及这日后种种,当真是世事难料,造化弄人了。 
  岛主和道长在古墓疗伤,接下去便是八年后的尾声。自活死人墓破土起建,岛主和道长已经相守了十年。道长要岛主回桃花岛,岛主却终究只每年在岛上住上两个月,冬月之末便回到终南山,在竹舍中住到三月春暖。他在夜里临写道长手书的《想尔注》,他依活死人墓总图布置竹舍外的阵法,他刻意瞒下软猬甲的来历而在道长出山时相赠,他只身远去泉州重建粮道只携了一琴一箫……这样深切的依恋,细腻的心思,宛转的情意,确确实实,就是那个至情至性的岛主啊。 
  正如我之前所言,当初刚看到《倚杖》的时候,一口气看了两遍。为了写评,又磕磕绊绊看了第三遍。事隔一年半,到如今看了第四遍,修改了一些文字,也补充了一些想法。时过境迁,不变的是对《倚杖》的衷心喜爱。 
  深深佩服作者姑娘不但有脑力进行各种巧思妙想,更有笔力将这巧思妙想一一化为现实,令人看得心悦诚服,萌得百爪挠心。这何止是入情入理,简直就是一篇洗脑神作。至于文笔之华美、引用之精当,那是有目共睹,更加不用提了。 
  桃花影落飞神剑,碧海潮生按玉箫。 
  感谢作者姑娘。 
  你复活了黄岛主,复活了王道长,复活了一个美丽的金庸世界。 

      - 2013-11-19 - 

 
评论
热度(30)
© 追尾巴强迫症 | Powered by LOFTER